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 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

活动范文 > 总结计划 > 导航 >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经典八篇)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

2025-04-14

相关推荐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经典八篇)。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课前准备

观看电影《上甘岭》,查找有关上甘岭战役的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 前段时间我们观看了《上甘岭》这部影片。我们知道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的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志愿军战士们在坑道里坚守阵地,困难重重。战士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缺水。干渴了七天,战士们没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就在这时,一个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 大家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了吗?(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学生有可能提出:一个苹果时从哪里来的?围绕一个苹果讲了一件什么事等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重点检查:

卸完 、撕开、润喉咙、 烟熏火燎 、翻来覆去、 眼眶、沙哑 、面颊、 一瞬间等词。(采用指名读、齐读的方式,注意纠正字音。)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苹果的传递顺序。

第一次:

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

第二次:

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

三、感情朗读,探究文本

同学们,这个苹果这样传来传去,没人肯吃,难道他们都不需要这个苹果吗?(非常需要)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战士们干渴的表现,从而突出他们“让苹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和同桌交流。

( 2)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8个人的形象、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战士们处于极其干渴的状态。例如: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

连长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步话机员小李渴:“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伤员小蓝渴:“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火线运输员渴:“火线上跑来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

小结: 每个战士都有理由吃掉这个苹果,同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十分需要吃掉这个苹果,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吃这个苹果。

2、讨论: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这个苹果?

(1)首先要了解苹果在战士们中间推让的经过,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战士在拿到苹果时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想到连长嗓了哑了,应该吃了这个苹果润润喉咙,就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想到步话机员小李声音已“沙哑”,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小李;步话机员小李想到伤员小蓝失血过多,需要苹果,转手给了小蓝;小蓝想到连长要指挥战斗需要苹果,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又想到司号员要吹冲锋号,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想到卫生员日夜护理伤员很辛苦,需要苹果,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想到伤员小蓝更需要苹果,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小蓝又想到连长的责任更重,更需要苹果,所以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

(2)从战士们想法和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每一个战士心里想的都是战友比自己更需要这个苹果,因此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苹果让给别人。)

(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苹果让给别人吃。因此,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精神。)

(3)分角色朗读课文1~12自然段。

小结:最后战士们在“我”的带领下开始吃苹果,可是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这是为什么呢?

3、指名读13~15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

(1)引导学生将“这会儿,不用说一个……一口气吃完”与“这样一个挨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相对比,谈自己的感受?

(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为别人着想、互相关心的崇高的友爱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2)同桌互相朗读14、15自然段体会体会志愿军的这种崇高的精神。

4、齐读最后一段。

(1)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战士们的心情。“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

(“沉静”是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话?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静,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得流泪了。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崇高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2)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让出了意味着生命的苹果,在坑道内的战友们都感动了,为有这样的关怀与友爱而感到幸福与骄傲。让我们包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配乐)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到这里,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2、志愿军战士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在困难面前,他们心里想的是别人。这种高尚的品格我们应该学习,老师希望大家永远记住“一个苹果”的故事。

五、作业

1、摘抄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2、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这是基础。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实践证明,《一个苹果》的教学,倘若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就难于理解教材的内容,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我力求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理解;有让学生抓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散想象等等。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4、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5、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学习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心中始终装着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关怀自己战友的伟大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

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教学方法:

洋思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师生查阅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书写课题,齐读。

2、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在志愿军抗美援朝时的朝鲜战场上,在七天七夜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这一个苹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书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检查字音,尤其注意订正以下词语的读音

血迹斑斑 血丝 烟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先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的读书过程,通过阅读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件,弄清文章主要叙述了八个志愿军战士分吃一个苹果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来品读文章,学生的学习线路清楚有序,这也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

三、入情入境,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1952年冬,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以北的上甘岭阵地上,粉碎了敌人对这个阵地的大规模进攻,取得了歼敌两万五千人的巨大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敌人为了攻占我军扼守在上甘岭前沿的两个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疯狂的敌人最后还是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在这次战斗中,我志愿军指战员在给予敌人严重杀伤之后,转入坑道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不仅守住了坑道阵地,并且经常向敌人发起反击,大量地杀伤敌人。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一个苹果》写的就是这次战斗中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借助这样一段记录当时战役的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艰难处境。为下一步引导学生感悟战士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做好铺垫。]

2、渲染情景,凸现矛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敌人继续疯狂地发动攻击,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敌人的狂轰滥炸使他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维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个时刻,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苹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请同学们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2)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战士,在连续作战,身体极度疲乏,急需水来补充体力的情况下,看到这个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香味的苹果,你会怎么做?(几口把它吞下。)而战士们是怎样做的?难道他们不渴吗?难道他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

(3)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无比需要这个苹果?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3、品评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感情朗读。

[此处的教学重在引领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1)关于连长,抓住一个词语“烟熏火燎”和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2)关于步话机员小李,除了抓住一个词语“沙哑”和一个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外,还可以利用文中对他的这段描写:“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进行一段语言拓展训练,让学生尝试填补此时小李的内心活动,补写他关心战友胜于关心自己的伟大品质。

(3)关于通讯员小蓝,除了抓住一处外貌描写“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之外,还要抓住他的动作描写“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体会他的情感变化。

4、看来每个人都很需要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连长的`喉咙不再会干得(烟熏火燎);吃了这个苹果,步话机员小李沙哑的嗓子会得到(缓解);吃了这个苹果,通讯员小蓝干裂的嘴唇会得到一丝(滋润)。可为什么每个人都把这个苹果让给了自己的战友?

[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学生对战士们的处境有一种真切的体验,然后发现矛盾,引导学生在矛盾面前进行深入地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感悟战士们在危难关头关爱战友胜于关爱自己,每一个人都先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而提炼出文章所宣扬的主题思想。]

5、这是多么可爱的八位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强大的战斗力。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动员大家分吃一个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1)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出示这个句子:“这样一个挨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再出示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对比性地阅读这两个句子,说说原因,谈谈感受。

[再次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八个志愿军战士崇高无私的同志情、战友情。]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以情激情,读中传情

教师小结并引读: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不是(自己 ),而是自己的(战友),因而,没有一个人去吃那个苹果;分吃苹果时,战士们又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点,让战友多吃(一点)。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这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此时,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情感(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有时运用巧妙的引读,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到最佳状态,借助朗读,传达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

三、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1、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2、这仅仅是一个苹果吗?这苹果里有什么?还有什么?更有什么?

[通过让学生补充苹果的含义,再次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动员 传递

关心他人 胜于自己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来体会战友之间的情感。

教学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启发引导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教具准备:

有关上甘岭战役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观看了《上甘岭》这部影片。大家知道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的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志愿军战士们在坑道里坚守阵地,困难重重。战士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缺水。干渴了七天,战士们没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就在这时,一个火线运输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苹果,大家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了吗?(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学生有可能提出:一个苹果时从哪里来的?围绕一个苹果讲了一件什么事等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小组内互学生字、新词。

2、老师检查:采用指名读、齐读的方式,注意纠正字音。

3、默读课文,小组讨论苹果的传递顺序。

4、老师引导小结:

第一次: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

第二次: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

三、感情朗读,探究文本

同学们,这个苹果这样传来传去,没人肯吃,难道他们都不需要这个苹果吗?(非常需要)

1、自由读课文后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战士们干渴的表现,从而突出他们“让苹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8个人的.形象、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战士们处于极其干渴的状态。例如:??

(3)、课件出示以下句子:

连长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步话机员小李渴:“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伤员小蓝渴:“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火线运输员渴:“火线上跑来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

小结:每个战士都有理由吃掉这个苹果,同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十分需要吃掉这个苹果,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吃这个苹果。

2、讨论: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这个苹果?

(1)、首先要了解苹果在战士们中间推让的经过,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战士在拿到苹果时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想到连长嗓了哑了,应该吃了这个苹果润润喉咙,就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想到步话机员小李声音已“沙哑”,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小李;步话机员小李想到伤员小蓝失血过多,需要苹果,转手给了小蓝;小蓝想到连长要指挥战斗需要苹果,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又想到司号员要吹冲锋号,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想到卫生员日夜护理伤员很辛苦,需要苹果,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想到伤员小蓝更需要苹果,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小蓝又想到连长的责任更重,更需要苹果,所以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

(2)、从战士们想法和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每一个战士心里想的都是战友比自己更需要这个苹果,因此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苹果让给别人。)

?(战士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干渴,也一定要把苹果让给别人吃。因此,他们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而是一种情谊,一种关心别人胜于自己的精神。)

(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1~12自然段。

小结:最后战士们在“我”的带领下开始吃苹果,可是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这是为什么呢?

3、指名读13~15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苹果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

(1)、引导学生将“这会儿,不用说一个……一口气吃完”与“这样一个挨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相对比,谈自己的感受?

(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为别人着想、互相关心的崇高的友爱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2)、同桌互相朗读14、15自然段体会体会志愿军的这种崇高的精神。

4、齐读最后一段。

(1)、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战士们的心情。“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

(“沉静”是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了。为什么不说话?因为每个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静,流着泪,说不出话来。连长也激动得流泪了。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幸福的泪,是因为生活在战友的崇高友爱中而感到幸福;这也是骄傲的泪,是因为有这样一些在困难的时候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质高尚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2)、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在这饥渴交迫的夜晚,战士们让出了解渴的苹果,让出了意味着生命的苹果,在坑道内的战友们都感动了,为有这样的关怀与友爱而感到幸福与骄傲。让我们包含感动与敬佩,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配乐)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到这里,同学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2、志愿军战士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在困难面前,他们心里想的是别人。这种高尚的品格我们应该学习,老师希望大家永远记住“一个苹果”的故事。

五、作业

1.摘抄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第一次: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

(谁也没有吃,回到连长的手里。)

第二次: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剩下大半个)

战友间互相关怀,互相体贴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 篇4

《一个苹果》写了在已经几天没有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已经烟熏火燎的情况下,一个火线运输员捡到一个苹果,不舍得吃,递给了喉咙哑了的连长,连长又把苹果给了嘴唇干得发紫的伤员小兰,伤员小兰把苹果给了步话机员小李,小李又把苹果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把苹果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把苹果给了小兰,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连长手里。连长无奈,只好命令大家分吃苹果,可苹果传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

我读了这个故事,十分感动。一个苹果,对喉咙干哑的战友们是多么重要!可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心中想的'只有别人。而我们呢?心中只有自己。记得学校发水果,我们班同学蜂拥而抢,有的人压到了同学,差点闯了大祸。拿到了苹果呢?有些同学吃了一半就随手一扔,有些干脆没,扔半路上。和战友们相比,我感到很惭愧。

我以后一定要学习战友们,相互间互相关心照顾,心中时刻只有他人。同时,我们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 篇5

《一个苹果》这篇文章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时发生的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在物资匮乏的'当时,一个负责运输弹药的运输员给防炮洞里的八个战士带来了一个苹果。大家都很干渴,都想吃掉这个苹果,但是大家都很关心彼此,也都想让别人多吃一点。苹果转了一圈,最终又回到了连长的手里。最后,连长决定洞里的八个人来一起分吃这个苹果。

我从第1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这样一个接一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体会到了他们深深的战友情。那个苹果也不大,一个人吃这个苹果都不够,八个人吃,怎么可能还吃不完呢?那么,绝对有谁并没有吃,或者吃得非常非常少。他们都想把那些好东西留给自己亲如兄弟的战友。

如果把那个连长换成我的话,在那种极度干渴的情况下,我肯定会一口气把苹果给吃掉。

幸福的生活是如此来之不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粮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 篇6

《只要还有一个苹果》讲的是:斯坦利·库尼茨在穿越大沙漠时,遇到了一场大风暴,这场风暴让他只剩下一个苹果。他很庆幸。几天后,土著人救了他,他手里还攥着一个干瘪的苹果。

这篇故事中的斯坦利·库尼茨,在穿越大沙漠遭遇大风暴的时候,在他变得一无所有只剩下一个苹果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希望,因为,他还是有一个苹果的。

这一个苹果,让斯坦利·库尼茨懂得了自己还有希望,并不是一无所有了,让他有了生存下去的勇气,最终被当地的土著人就起,他终于得救了。

这篇故事最让我感叹的地方是:当斯坦利·库尼茨只剩下一个苹果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希望,坚持着,等到了土著人把他救了起来。斯坦利·库尼茨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只要还有一个苹果》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信念的力量是神奇的。即使身处逆境,它能帮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即使遭遇不幸,它是蕴藏在你心底的一团火焰,是保证追求目标成功的内在的动力。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 篇7

今天我读了《一个苹果》的故事,被里面的'故事深深感动了。

当我看完标题,我想:“苹果是常见的水果,几乎家家有,为什会用一个苹果做标题呢?”所以,我带着‘疑问’往下读。故事讲的是:在黄昏时,一位火线运输员给连长送来一个苹果,连长认为别人比自己辛苦,把苹果让给了战士。但战士们互相谦让,苹果转了个圈,还是回到连长手上,连长看到苹果没人吃,决定八个人一人吃一口,所有的人都吃了,苹果却还剩下大半个······连长最后因为战士们的友情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我看完这个故事,终于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用《一个苹果》做标题了。因为一个苹果,表现出了战士们与连长的互相关怀。在抗美援朝时,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却以苦为乐,再艰难的环境也不怕,在这几名战士身上,我体会到了团结协作,先人后已的高尚品质。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关类似的例子,比如父母对我的爱,他们时刻为我着想,不管是我的学习还是生活,总是把我放在第一位,关心我,爱护我。还有老师也一样,

时时呵护我们,传授我们知识,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就像《一个苹果》这篇文章一样,处处透出关怀和温情。

我非常感动,因此我也迸出了泪花。

还有一个苹果读后感 篇8

今天,我读了《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文章记述了革命战争年代,一个运输员捡到了一个苹果,给连长吃,可是连长又给运输员吃,运输员又给通信员小李,小李又看见伤员中蓝,又把苹果给了小蓝。小蓝又给了连长。连长看到苹果没人吃,决定八个人一个人吃一口。所有的人都吃了,却苹果还剩下大半个。连长说有人没吃吗?没有人回答。

我反复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以下感想。

第一,学习他们那种革命乐观精神。战争年代,条件非常即若,物资十分匮乏,但他们以苦为乐,再艰难的环境他们也不怕。我们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即使成绩暂时不好,也不要灰心,要更加努力。

第二,学习他们那种先人后己的精神。他们先顾大家,后顾小家。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多考虑大家的事情,以别人的事情为重,多帮助别人,多关心他人。

第三,学习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为了革命,奉献了青春和热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处处维护班集体的形象,不计较个人得失。

学习了《一个苹果》,确实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