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从一些新的认识或感受中收获很多,此时,我们可以写出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就是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系列内心的想法,怎么写才算是一篇好的心得体会?您是否好奇“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的故事 接下来请阅读,相信这篇文章会为您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活动范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1篇)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

2024-03-10

相关推荐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1篇)。

我们会从一些新的认识或感受中收获很多,此时,我们可以写出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就是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系列内心的想法,怎么写才算是一篇好的心得体会?您是否好奇“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的故事 接下来请阅读,相信这篇文章会为您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1】

11月30日,在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参加了省名师专家来我县的“国培下乡”活动。两天的培训学习,观摩了省名师及本县骨干教师各俱特色的精彩课堂,聆听了两位名师对本县作课教师课堂上的精准点评,以及她们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所作的接地气的讲座,收获颇多,感触很深。这次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提高,也是一种促进,更是一种鼓舞。现就此次听课活动,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感受一:太原两位资深名师对作课老师的精准点评,使我们看出每节课的精妙和欠缺之处,让我深刻领悟到精心设计导学案的重要性。例如,听了《商的变化规律》这一课,我初步感觉一节课重点突出,难点也有突破,觉得没有什么遗憾之处,感觉比较完美。张玲老师在评课中指出三条规律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她说:“这样就有了层次性,也有所侧重,不显得重复还能压缩出时间。”她这一指我们也恍然大悟,的确如此,这样的设计别致新颖,效果更佳。《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我们多数教师都习惯于标出图形中相应的数据,张玲老师却建议教师不给数据,让学生去想计算这个图形需要哪些数据,这样就可以给学生的思维以开放的空间。他们一针见血的点评,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每节课的知识点该挖掘到哪个地步,什么时候需要我们抛砖引玉,什么时候该重锤敲响,力求使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更成为一门艺术。可见想要打造一节高效课堂,需要课前的几个40分钟去精心揣磨、设计啊!

感受二:作课老师多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如张玲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课始,她出现的一个挑选篮球选手的情景,然后依次出现三组数据,第一次仅有投中次数,第二次呈现投篮次数,最后引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这样有悬念的引入,环环紧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百分数的出现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需要,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教学设计中,作课老师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手脑结合,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崔秀娟老师讲的《植树问题》,通过让学生亲自在纸上画出10米、15米、20米等的植树情况,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之外,这次活动中,多数作课教师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敢于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驾驭能力很高。

感受三:彩Z学校学生们课堂上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由此我联想到自己所代的一年级,课堂上也是学生在争着说、抢着说,但是下一位同学回答的问题和上一位同学所说大同小异,甚至原模照样,学生欠缺认真倾听的习惯,他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仅仅是一种表现欲望。从刘建英老师点评时所举的那个名师作课的例子中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今后一定要在教学中扭转这种现象,使学生意识到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学习习惯,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次的培训,留给我许多太深的印象。张玲老师整节课独具匠心的设计,足见每个环节都是从学生接受知识的所需出发的。“优秀率50%表示优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0%――这句话对吗”的连续追问,看得出教师是多么注重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崔秀娟老师在植树问题上对“这个1多在哪里”的质疑,体现出教师对知识深层挖掘的到位。还有其他老师课堂上各自的闪光之处都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这些会成为我教学积淀中永久的记忆。我认为观摩学习是一名教师教学研讨的必修课,更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

两天半的学习中,凝神静气,专心致志,对名师的讲座生怕漏掉了一句话,错过一个环节。笔记本上密密码码的写满了学习重点,U盘上拷下了讲座PPT。较差的体质,只因两天的补水不足,口舌生疮,咽食困难。但是想想局领导为推进全县教师课改所作的不懈努力,教研室老师们跑前顾后的筹备忙碌,太原名师对我们的无私传授、倾囊给予,本县作课教师加班加点的精心准备,在校教师连续几天来的蹲点看班,我浑身又涌出了一种感动,平添了一种力量。学习所汲取的营养让我精神饱满地再次走上讲台,这次的培训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值”!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2】

我荣幸地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十天的培训,这些时间进行了了听了五天半的专家教授的讲座、一天半的小组讨论、一天的学员实验一天半的小组专题研讨。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对于来自农村的教师,理论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这次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使我们在教育理论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课改理念方面,有许多认识不到位的地方,影响了教学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而这次培训使我们的教育理念有了根本的转变,对今后教学中贯彻实施课改精神及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培训我体会到:

1.以实验室为阵地,开发和利用条件性资源化学实验室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重要的条件性资源。学校应重视实验室建设,保障常规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要鼓励师生进行实验改进,自制微型化、环保型教具,发挥废弃生活用品在化学实验中的替代作用,如用饮料瓶、注射器、易拉罐做反应容器、集气瓶、眼液瓶做滴管、香皂或牙膏盒做试管架等。这样既丰富物质储备,又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应积极倡导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2、教材中的重点和疑难实验需要探索和改革所谓疑难实验就是教材中规定的课堂演示实验,但是按教材中介绍的仪器药品方法去进行操作时,这些实验常常会有困难,或是做不成功,或是费事费力,或是可见度差难以获取理想的效果。

初中教材中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做这个实验时,就得(1)事先把木炭和氧化铜烘干;(2)木炭必须研磨成极细的粉末;(3)所用的氧化铜20%为工业品80%为化学纯。如果全部用化学纯,虽能生成铜粒但需要高温而且时间很长。也不能全用工业品,否则生成物中有氧化亚铜;(4)木炭和氧化铜按一定的比例(最好是1:10)用酒精,且充分混均,然后涂在试管壁上加热(时间大概需要2分钟)。

总之,通过这十天的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3】

参加“国培小语”培训已经五天了。在这五天中,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小学语文进行了具有鲜明个性思想的分析,不同的名师也从不同角度对语文的课堂进行了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诠释。在他们的分析和诠释中,我们更感受到了异常活跃的学术探讨――不同的专家,有时看法也会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就名师而言,我们的专家就形成了鲜明的两派:一些专家对名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他们引领着语文教师的发展方向;而另外一些专家认为,名师的课堂是最没有实效的课堂。作为学员的我们,无法去界定专家的言论是否正确,也无法对名师的课堂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但我总是模糊的觉得,专家和名师的身上,都有着我们应该学习的某些地方。我们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探究语文教学本质的欲望因此而更加强烈。

诚如杨东老师所言:“专家的观点不是结论,只是多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我们无法从专家和名师的身上学到关于语文教学的所谓固定招数和秘密法宝,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思考中激发我们更多的思考,让我们变得更加求真、务实,更加理性。这让我想起了杨老师给我们讲的《进京赶考的故事》。在关于语文教学的探究之路上,我们每一个学员,都是一个充满理想的行者,也是那个进京赶考的举子,我们对语文教法的种种思考,正如赶考的举人所做的几个梦,而专家,则是那些个解梦的人。他们从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生活实际出发,对语文教学这个梦做着不同的解读。

梦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梦醒后,我们该走向何方?我们不能听一家之言就犹豫不决彳亍不前,我们也不能凭一面之辞就激动万分勇往直前。路,需要我们自己认真去走。这就更需要我们,给这样的梦境以最理性的注解,把其它人对梦的解读作为自己前进路上的参考和提醒。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沉下去,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虔诚的行走。当我再次把所有专家和名师的言论进行比对后,在他们貌似争鸣的言论中,发现了最根本的共同点,那就是:语文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活动、离不开思考。我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以最朴素的姿态走进生活,以最直观的方式参与活动,从最简单的角度激发思考,或许也是我们探寻语文教学实效的一种方向吧!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4】

首先,感觉梁振丁老师和张俊骏老师对教材处理得都比较科学、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和深化、应用。教学过程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自主学习部分设计得合理且条理,使学生容易接受。合作探究时,问题设计也是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需要。通过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不同层次的理解。这样,通过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思维的碰撞,就产生了火花,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活跃了课堂,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对能力的培养。在当堂训练部分,让学生抢答,既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加以巩固和深化。很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其次,感觉到两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方法得当,驾驭课堂能力强。课堂上,既有对旧知识的巩固与检查,又有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课堂节奏适中,条理清晰,使学生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再次、注重语言的过渡。教师的课堂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语气亲切自然,教师情绪饱满、热情,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维开阔活跃,积极性和参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总之,两位老师的授课都非常精彩,真正做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值得我认真的探究和学习。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5】

认真阅读新课标让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初中生只有对自己、对历史及其文化、对历史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历史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历史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通过教师与学生身份的转变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生方法。这样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

传统的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教,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交往的过程,同时,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不确定的、动态的课程。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都有赖于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也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语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把自己变为一个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过课堂教学,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自身发展的新途径。对于学生而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法逐渐进入课堂,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主要有三种新型的学习方法,一是材料学习法,学生通过材料的分析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历史奥秘的一种途径,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实事求是地求证历史的方法;能够形成有深度的历史认识。

新的课程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而新课标的目的也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格。因此教师、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都要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这次对新课标的学习,更加认识到历史应该是不断反思,更新观念,脚踏实地才能做好的一门学科。要不断地从新课程标准、历史学科特点、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课改先驱的课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营养,使自己的课堂永远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特别感觉。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6】

教育部“xx国培计划――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于12月20日至29日在广西师范大学举办,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的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成为了国培小数班的一员。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我深感自豪和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

广西师范大学非常重视这次培训活动,学校提供了优质的培训环境,成立包括吴刚平、王、高金岭、孙杰远、陈时见、王尚志、熊宜勤等知名专家、教授在内的培训团队,选定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培训内容,有集中培训、分学科培训、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有外地专家和地方专家相结合进行的专题讲座。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剩在这10天的学习中,我时常被各位专家及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希望自己能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和反思,让我的孩子们能够更多的感受到数学的精彩和成功的喜悦!

这次培训给我们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来自四面八方的老师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这次培训,收获很多,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此次培训安排了9场专题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拓展了我们的视界,提升了我们的认识。

特别是12月24日下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熊宜勤教授给我们作了《课堂观察与听课评课》专题报告,熊教授的报告给我的触动非常大。

我从第一天走上讲台做老师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地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但是往往去听课的目的却并不明确,甚至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完成教研组长的'任务而去听课的,而很少想到“我在他人的课堂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在评课的时候,往往是三、五分,讲讲几点优点,讲讲几点缺点,就算完了。我们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听课、评课活动,不管对于上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都起不到什么促进作用,有时候甚至是一种形式,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负担。但是却找不到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听了熊老师的报告以后,我明白了怎样的听课、评课才是有效的,有用的。我们去听课,要有明确的目的,不是去批判上课人的缺点,而是去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去发现他人课堂上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优点;去探索与学习上课人取得课堂优点的原因,通过对上课人取得课堂优点原因的移植,来优化和改造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情境,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优点更多而缺点更少。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人们对课堂教学有了空前的重视,人们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有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先进性等因素,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是关注教师如何教。其实,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得怎样,最终是看学生学得怎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衡量课堂有效的一面镜子。

12月25日上午,我们国培小数班在XX市桂岭小学组织了一次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活动。在这次观察活动中,我带着明确的目的,把关注的视角对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如何学的。这次的听课活动,我发现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开始与以往有点点的不同。在观察中我发现课始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这与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有关,年级越低越是如此,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最佳时段展开教学,教学设计上宜紧凑、不拖沓。另外,学生在进行练习时参与度都很高,这说明在课堂中重视练习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7】

20xx年7月下旬,我参加了山西省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20xx年年会。参加本次年会的有来自山西省历史委员会的各位理事、特邀嘉宾:叶小兵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纪连海老师(百家讲坛著名讲师),还有各地市的学校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校领导能给我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受益匪浅。之前五年的代课经历,自己觉得已经积累了不少工作的经验,而在教学研究方面欠缺比较多,本来就想通过今年暑假把自己的教学研究提高一下,而这一次的历史年会对我来说就是雪中送炭。以下我把这次参会的心得与收获和领导汇报。

第一、我收获最大的是听纪连海老师的讲座,因为他再讲他的人生三部曲,如何成为今天的优秀教师。在此之前,纪老师讲了一节观摩课,这节课的授课方式很传统,和我之前听到的一些老教师上课一样,教学目标也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是语言很幽默,风趣。这节课本来上《光荣革命——群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本来这节课很抽象,无趣,但是纪连海老师通过“找爹”的幽默故事,运用评书的风格,吸引着大家听课,一节课,大家的注意力很集中,而且他刚说完下课,铃声就响了,他每节课都是如此,而且不让记笔记,班里的成绩每次都第一,真让人佩服得不得了。

他讲述了他成长的三部曲:

一:从学生到老师:

二:从教初中到教高中:

三:由老师到全面开花。

从纪连海老师的成长经历中我得出一个结论想要成为优秀的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教学习惯”。

一、不断思考

(1)多读书,在学习理论中思考。

(2)多活动,在学习他人成果中思考。

(3)多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思考。

(注意:在教学工作中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真理常常在现象的背后)

确实如此,感觉不好必须思考,感觉好也需要思考,有时我们感觉好,学生作业反而做的差,我们感觉不好,学生反而能够听懂,除了内容的简单和难之外,还有其他的规律在其中吗?

二、实践尝试

(1)心动不如行动

(2)实验范围:小范围,制定短期目标,强措施

(3)收集数据:不要仅限与考试成绩。

三、积累素材

(1) 写教学日记:积累自我经验

(2) 存学生档案:记载材料数据

(3) 做学习卡片:荟萃教学问题

(4) 作读书笔记:汇摘参考文献

我想:除了自己的积累,也可以和同一备课组统一起来,大家交换心得,思考讨论,这样也有利与备课组的发展。

第二、叶小兵教授的讲座主要是说新课标的改革,包括:

1、课改的总体原则是:德育为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

2、课改反应的问题是:(1)受益匪浅由通史(完整、量大、系统)到主题 (遗漏、不完整、削弱延续性)。

(2)针对以前难、烦、偏、旧的问题进行改革。

3、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是:(1)注重对基本事实的必要讲述,即是备课—— 认真备课——讲课。

(2)注重渗透学生,学法,方法,能力的培养。

(3)自主的学习历史,感悟历史,评述历史。

(4)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方法。

虽然会议只进行了两天,但是却给老师们一个惊喜,一个大大的心灵冲击。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有幸能有机会参加历史教学年会,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的厚爱,这次年会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其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借鉴、吸收的。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8】

历史教师实习心得由于实习的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本周的教学任务只有一节复习课。作为外省的实习教师,不方便去到线下实习,这也就表示短暂的实习即将结束,所以我对我这几个月以来的实习生活进行了一个经验总结。

首先,一定要吃透教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段时间里,我坚持每讲新课之前先吃透教材,同时从各种渠道获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时事信息,在教学中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争取每节课都“师生双丰收”、做到真正意义的教学相长。每一节课后我都不断反思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对我进行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思路、教学环节等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不断阅读使我扩大了知识面,更丰富了自己的综合知识,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讲课语言,使历史课变的更加生动。

其次,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对于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做到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并常常邀请知道老师来听自己的历史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取长补短。

之后,认真批改作业,作业做到精读精练。在布置作业之前,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 ,指导学生总结审题答题顺序、技巧,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等,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9】

①审题是必须的。要弄清题目的时间限制,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而有些题目都不是很明显,隐会在材料乃至题目的选项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仔细审题,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教材,正选提取信息。

②其次要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性质。只有明确了他们的性质,才能够迅速区分题目中的主要和次要、现象和本质等因素,才能够迅速确定正确选项。另外在评价有关其方面上,要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对解题大有裨益。

④在解材料解析题时,要注意提示语。提示语中往往有根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等。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若有根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因为答案来自教材和所学知识我们要特别注意。

⑤组织答案时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详略得当,要点全面;文字清楚,条理清楚,答时中间最好留一点空白,以便检查时补充答案。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10】

20xx年的9月带着一颗渴望而又真诚的心来参加小学语文国培培训。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的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有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知识。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现实教学中。

参训后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打心底热爱教育事业,既然以教育事业为主。就得竭尽心力搞好本职工作,以保证生活来源不受影响,并尽可能地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价值。我总是想,做一个普通教师未尝不可,但是,能做一个好老师更是梦寐以求,若能如愿以偿,演绎出的人生肯定会更加精彩。

顺应对好老师的向往,教师才能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启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而酝酿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和谐环境。常说万策之首,攻心为上。这就启示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得先把学生的心拴住,学生才能在向师性的驱动下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能性才会更高,落实好素质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此理一点不假。通过参训,我从名师专家的诱导中领悟到,教材是学本而不是教本,教材是蓝本并非圣旨:教改势在必行而非雁过无迹,教改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学生之所以如牛一般撵不动,是因为我们没有用绿草去喂。

学生之所以远离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奢望不了天上掉下教育教学的馅饼,但是我们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源,以多方力量为推动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照样可以熠熠生辉。如果我们用心导找到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交叉的点,那个点即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进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无限的知识将迎着方法之刃而解。

我觉得这次培训是最有效的,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专家们的讲座中有不少经典课例,或大气磅R或幽默风趣或诗意洒脱或智慧灵魂功清新自然或朴实无华或巧夺天工或行云流水或浑然天成。课堂上的摇曳多姿,精彩纷呈,其实源于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魅力。点点滴滴的细节传达出他们对课程深刻醇正的解读、对学生博大人文的关怀。所以,从专家们的讲座里我读出了自己的“故事”,整理着自己的思绪,想着自已的课堂。他们的讲座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不是眼前意义上的“学来一点招数,解决我的教学问题”,而是以理论指导来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使我更自信地走在路上……

对于一个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我在很多方面都不足,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更是不知所措。现在很多小学老师都说学生识字量,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大多数的老师都把课堂时间都用在如何教会学生读,忽略了在课堂上练习生字这一环节。而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低年级的读和写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要求学生会读会认,一部分是要求学生必须会写会用,并且还要求掌握。其实现在有很多老师都有一个误区,他们在教识字写字的时候,往往要求学生把所有的字都必须掌握,所以需要很多的时间来识字写字,这样的话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很大。

其实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会读会认的那一部分字,就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来要求学生掌握,只要学生能够认识并且会读就可以了。另外一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的字,就多花点时间来教学生掌握。我觉得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从听说读写这几方面来强化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并通过课堂提问,游戏,讲故事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想这样不仅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也会乐意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这次培训我收获的不单单是专家们讲解的内容,更是一种理念,一股动力。我会抓住这次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努力实践,在教学岗位上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力争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篇11】

历史教师实习心得在历史教学中,要通过教师丰富的知识储备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择取一些催人上进的历史史实,循循善诱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明白学习历史知识对人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帮助。如讲到安史之乱时,在点出安禄山是一个叛乱分子的同时,还可以指出他是一个语言专家,懂六个民族的语言,这就很了不起了。以此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再坏,都有其擅长的一面。再如,讲到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点出他说过的一句明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样便更能了解赵匡胤的做法了。通过知识的延伸,学生明显兴趣大增。这必将感染着学生,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并促使学生产生要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这便算醒悟了。

在备历史课的时候,要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要相信历史学科不会成为学生厌恶的学科,会成为多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科目,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喜欢历史。

作为教师,多读书是必要的,如果我们不广泛涉猎这些知识,不去思考历史事件的区别与联系,又拿什么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综合、比较等等能力,又怎么能让学生形成神悟的能力呢?学生有一定的领悟能力,但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使他们朝神悟的方向前进。所谓神悟,指快速、敏捷的领悟能力,要培养学生的神悟,需要教师花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功夫。因为,想让学生神悟,必须教师神悟在先,教师都不具有这方面的前瞻意识,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神悟能力呢。教师应当广泛阅读书籍,了解中外历史,尤其应熟悉中国历史,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首当其冲,潜心研究,苦下功夫,多读史书,多研究问题,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