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和撰写文档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绕不开的话题,借鉴可以让我们思路得到升华。借鉴整体思路是很重要的步骤,你觉得什么样的范文才算好呢?这份“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是我用心制作的请您欣赏。...

活动范文 > 试题 > 导航 >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8篇)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

2024-01-02

相关推荐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8篇)。

书写和撰写文档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绕不开的话题,借鉴可以让我们思路得到升华。借鉴整体思路是很重要的步骤,你觉得什么样的范文才算好呢?这份“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是我用心制作的请您欣赏。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 篇1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学习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总纳概括的能力。

3.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灵活的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重点与难点:

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到生活中调查某些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比,并且说一说是怎么获得这些信息的。

一、引发阶段

1、情境诱发

陈叔叔和王叔叔,他们俩合资开了一家文具厂,经过一年的辛勤经营,除去交税、发工资和扩张等费用,还净多10万元。他们坐在一起商量分钱的事。(课件)(陈叔叔和王叔叔,合资开了一家文具厂,一年的净利润是10万元。他们两人各应分得多少钱?)

2.猜猜看,他们是怎么分这10万元钱的?如果我再给你这条信息---(陈叔叔和王叔叔两人投资额的比是2:3,构成例1)你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吗?

3.陈叔叔和王叔叔各分得多少万元?你会算吗

二、探究阶段

1、自主探索

先自己独立尝试着解答,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你们小组内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比比谁的方法更好。

2、集体交流。

哪个小组先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要听仔细了哦!如果有不同的解法可以补充交流,听清楚他们的方法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其他同学有意见或不明白的地方吗?可以向发言人提问。

答案是否正确呢?你们有什么办法验证?

3、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和前面的知识联系最密切,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

4、分析归纳

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告诉我们总数,按照比例分成几部分)

你们在刚才的解答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了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按比例分配。

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

5、你见到过、听说过现实生活中的按比例分配的情况吗?

我省中考热点学校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

证券市场中股票发行是按比例分配的。

美国总统大选各州选票是按比例分配的。

在建筑业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按比例分配。

三、实践应用

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其实在你身上也藏着按比例分配的学问呢!

出示:身体中的按比例分配12周岁的儿童头部与头以下的高度的比一般是2:13。

看到这条信息,你想到了什么?说说你的身高,算一算自己的头部的高度,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我的身高是150厘米,我的头部高度约是多少)

四、情境延续

1.再看例1

文具厂在张叔叔和王叔叔的经营下,越来越红火。第二年,李叔叔也投资加入。他加入一年后,纯利润可能会达到多少万元?这时,他们三人各得多少万元?出示(这一年,张、王、李三人的投资分别是4万元,5万元,3万元)

2.尝试解答,同桌互相讨论。

3.展示交流各种方法,你打算如何检验?

4.这题与刚才做的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告诉我们总数,都是按照比例分成几部分(都可以看成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不同点:刚才是两种量的比,现在是三种量的比。

五、发展应用:

1、有些同学不但数学学得好,还十分爱看书。学校校长非常支持,决定投入6000元,添置一些科技书、故事书和优秀作文选。假如你是校长,会把这6000元按照怎样的比来分配?

1:2:3代表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1:1:1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比,算一算各花多少钱?

反馈交流。

有用1:1:1来解的吗?哪种解法最简单?

按1:1:1分配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特殊的按比例分配。

2、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25,两数之比为2:3。求甲数与乙数。

3、六年级有92名学生参加三个课外兴趣小组。第一组与第二组人数的比是2:3,第一组与第三组人数的比是3:4。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六、反思评价

1.在这节课中,你最喜欢哪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为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吗?

2.在这节课中,你的同桌哪些地方最值得你学习?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 篇2

比例应用题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正、反比例的意义。

2.下面各题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种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

(4)海水的出盐率一定,晒出的盐和海水重量。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1)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行驶75千米

(二)新课

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用以前方法解答。

(2)研究用比例的方法解答

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使一定的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系?

能不能利用这个关系式列比例解答?

解比例,同学自已完成,及时纠正。检验。

改变例1中的条件和问题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照这样的速度,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教学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干米?

1、以前的发法解答。

2、怎样用比例知识解答?

3 讨论结果填书上。

4小结:用比例知识来解答应用题,就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来解答。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却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 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正确地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让学生先分别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判断。

2.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

(1)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2)一列火车行驶360千米。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3.引入新课。

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根据题意列一个等式。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应用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就学习正、反比例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

提问:以前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

(2)说明:这道题还可以用比例知识解答。

提问:题里照这样计算说明什么一定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式,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题里两次抽水的总量与时间对应数值各是多少这两次对应数值的什么相等你能根据对应数值的比值相等,列出等式来解答吗请大家自己试一试(启发弄清要设未知数x)。学生练习解题,然后口答,老师板书。追问:按过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单一量的应用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的

(3)小结:

提问:谁来说一说,用正比例知识解答这道应用题要怎样想怎样做指出:先按题意列关系式判断成正比例,再找出两种相关联量里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正比例关系里比值一定,也就是两次抽水相对应数值比的比值相等,列等式解答。

2.教学改编题。

出示改变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请同学们按照例1的方法自己在练习本上解答。同时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列等式的依据是什么。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学生读题。

提问:以前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样解答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板书:速度时间=路程)这道题里哪个数量是不变的量?

(2)谁能仿照例l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知识来解答例27请来试一试。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学生练习后提问是怎样想的。速度和时间的对应关系怎样,检查列式解答过程,结合提问弄清为什么列成积相等的等式解答。

(3)提问:按过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总数量的应用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的谁来说一说,用反比例关系解答这道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指出;解答例2要先按题意列出关系式,判断成反比例,再找出两种相关联量里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反比例关系里积一定,也就是两次航行相对应数值的乘积相等,列等式解答。

4.教学改编题。

出示改变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根据什么列等式的。

5.小结解题思路。

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例1、例2的解题过程,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指出: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板书:判断比例关系)再找出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板书:找出对应数值)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板书:列出等式解答)追问:你认为解题时关键是什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怎样来列出等式(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列出的等式不一样。指出:只有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才能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式。

2.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用比例知识列出解题的式子,然后口答,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按过去算术解法都要先求什么量用比例知识解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成正比例关系,都列成比值相等的式子来解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未知数,表示的数量不同,在等式里位置也不同)说明;在正确判断成比例关系后,要按照比值相等来列等式解答。列等式时还要注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做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用算术方法解答都要先求什么数量这两题里两种数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按什么相等来列等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正、反比例应用题要怎样解答?你还认识了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十第1、2题的解答。

家庭作业:练习十第3题。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 篇4

例1某车间要加工2220个零件,单独做,甲、乙、丙三人所需工作时间的比是4∶5∶6。现在由三人共同加工,问完成任务时,三人各加工了多少个?

错解由甲、乙、丙三人单独做所需工作时间的比是4∶5∶6,推出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5∶4,用按比例分配的思路解。

评析上述解答错在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看成是6∶5∶4。诚然,如果甲、乙二人工作时间的比是4∶5,那么,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就是5∶4,这是正确的。但是,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时间的连比是4∶5∶6转化成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连比是6∶5∶4,那就大错了!不错,工作效率的比等于工作时间比的反比。从已知条件看,甲、乙二人工作时间的比是4∶5,所以,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5∶4;乙、丙二人工作时间的比是5∶6,所以,乙、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5。这里的“5∶4”表示甲5份,乙4份,“6∶5”表示乙6份,丙5分,两个比都是两重相比,其中同样表示“乙”有几份的数在前后两个比中并不相同,我们怎么能将这两个比直接变成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连比呢?显然,上述解答中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连比看成是6∶5∶4,是错误的。

正确的解答应当是: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

容易看出,因为5∶4=15∶12,6∶5=12∶10,所以,由上述“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5∶4,乙、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5”,也可以得到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是是15∶12∶10。

例2有两瓶同样重的盐水,甲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8,乙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5。现将两瓶盐水并在一起,问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多少?

错解认为在甲瓶盐水中,盐的重量是“1”,水的重量是“8”,在乙瓶盐水中,盐的重量是“1”,水的重量是“5”,于是,将两瓶盐水并在一起,便得到盐的重量是(1+1=)2,水的重量是(8+5=)13。

(1+1)∶(8+5)=2∶13

答: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2∶13。

评析上述解答的主要错误是把两种物质重量的最简比,看成了就是两种物质具体重量的比。甲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8,不等于说在这瓶盐水中盐的重量是1千克,水的重量是8千克,乙瓶的情况也是一样。从已知条件可以看出,在甲瓶盐水中,盐有1份,水有8份,盐和水一共有(1+8=)9(份),在乙瓶盐水中,盐有1份,水有5份,盐和水一共有(1+5=)6(份)。因为两瓶盐水是“同样重”,但甲瓶有9份,乙瓶只有6份,所以,可见两瓶盐水中每“1份”的重量有多少是不相同的。上述解答简单地将两瓶盐水中每份重量不同的盐和水的份数分别相加,然后再将两个“和”组成一个比,便造成了解答的错误。

正确的解答是:1∶8=2∶16,2+16=18;

1∶5=3:15,3+15=10。(2+3)∶(16+15)=5:31

答: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5∶31。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 篇5

一、请用比例的方法试解下列应用题:

1、配制一种农药,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

(1) 现有水6000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 现有药粉3.6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水多少千克?

2、学校买来161米塑料绳子,剪下21米,做12根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还可以剪几根跳绳?

3、一个房间,用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240块,如果改用边长4分米的砖铺地,需多少块?

4、服装厂原来生产一套成人西服用布2.5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节约用布20%,原来生产240套西服的布,现在可生产多少套?

二、应用题: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

王、李三人分别投资120万元和80万元。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到年末,公司共盈利60万元,你认为该如何合理分配这笔钱,每人分别得多少?

3、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4.5厘米,如果一辆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那么这辆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B两城之间有一中途停靠站C,A、B两城到C站的距离比是7:5。一辆汽车从B城到C站共用了0.6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5、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乙速度比为10:7,两人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6、小淘气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看了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比是2:5,这本科技书一共有多少页?

7、把长35厘米的圆柱体按3∶2截成了一长一短两个小圆柱体后,表面积总和增加了30平方厘米。求截成的较长一个圆柱的体积。

乙、丙三种配套机件共1280只,其中甲乙两种机件只数的比是3∶2,丙种机件比甲种多80只,丙种机件生产了多少只?

乙、丙三人完成,甲完成了总任务的丙按3∶4来做,丙共做了200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3:2,货车行完甲乙两地全程要 小时。如果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几小时可以相遇?

三、生活题:

吴工程师和李技术员从公司出发,合乘一辆出租车,吴工程师去实验室,李技术员去工地。(如下图)两人商定出租车费由两人合理分摊。

公司        4千米       实验室                                     工地

12千米

已知出租车的车费牌价为:8元;3千米以上每千米1.8元。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 篇6

1、在一幅地图上,5厘米的长度表示地面上150千米的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5厘米,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18厘米。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75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飞往南京,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4、混凝土的配料是水泥∶黄沙∶石子=1∶2∶3。现在要浇制混凝土楼板40块,每块重0.3吨,需要水泥、黄沙、石子各多少吨做原料?

5、一批零件,每天做56个,28天完成,如果提前12天完成,每天应做多少个?

6、某工人要做504个零件,他5天做了120个,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做多少天?

7、一间大厅,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铺地,需用324块;若改铺边长3分米的方砖,需要多用几块?

8、一根皮带带动两个轮子,大轮直径30厘米,小轮直径10厘米;小轮每分钟转300转,大轮每分钟转几转?

9、一件工程,如果34人工作需20天完成,若要提前3天完工,现在需要增加几名工人?

10、一本文艺书,每天读6页,20天可以读完,要提前8天看完,每天要比原来多看几页?

11、羊毛衫厂共有工人538人,分三个车间,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12人,已知第二车间与第三车间的人数比是3∶4。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照这样计算,还要多少小时才能耕完这块地?

13、学校把购进的图书的60%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分得56本,学校共购进图书多少本?

14、小明居住的院内有4家,上月付水费9.8元,其中张叔叔家有2人,王奶奶家有4人,李阿姨家有3人,小明家有5人,若按人口计算,他们四家各应付水费多少元?

15、某生产队由15个队员收割一块双季稻,8小时能割完,但割了3小时以后,由于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增加了10个社员进行抢收,问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割完这块双季稻?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 篇7

教学内容:P51-52例1、例2,正、反比例应用题

教学目的: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理解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二、导入新课

说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列出等式。

一台抽水机5小时抽水40立方米,照这样计算,9小时可抽水X立方米。

三、学习新课

1、学例1

(1)将导入题中的X立方米改成多少立方米?

(2)讨论:怎样用比例的知识来解这道题止的导入题的想法能给我们启示吗?

(3)试一试:学生练习讲解例题,教师根据情况作点拨。

(4)小结:说一说用正比例知识解答这道应用题要怎样想?怎样做?

2、数学想一想

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并说说列等式的依据。

3、教学例2

(1)出示例2,读题

(2)讨论并试一试:能仿照例1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例2吗?

(3)说一说:将自己的解法及想法告诉大家。

教师作点拨

4、学习想一想

独立练习后班次讲

5、小结:解题思路

(2)判断比例关系

(3)找出对应数值

(4)列出等式解答

追问:你认为解题关键是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2、练习十第1题

评讲时比较异同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哪些是重点?

六、作业

P5354第2题,第10题。

七、课后作业

P53第3题

最新比例的数学应用题 篇8

1、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 ,长、宽、高的比是 3∶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 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 96 厘米 ,高为4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 3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 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男生有多少人?

5、 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6、 做一个600克豆沙包,需要面粉 红豆和糖的比是3:2:1,面粉 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

7、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8、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如下:

1、S=(2/3×24/2)×(1/3×24/2)=32平方厘米

2、V=(3/6×96/4)×(2/6×96/4)×(1/6×96/4)=384立方厘米

3、V=4×[3/5×(96/4-4)]×[2/5×(96/4-4)]=384立方厘米

4、男=4/7×42=24(人)

5、32+32×3/4÷80%=62(千克)

6、面粉=300克 红豆=200克 糖=100克

7、24÷(1/5-1/9)=45×6=270页

8、180×2/9=40° 答:为40°,60°,80°